网上有很多网友都反映,自己知道有牙病不治疗的危害,但就是不敢去。我心想:原来你们不是不知道,是不敢去啊…那么问题来了,看牙能有多恐怖?
八卦的我上网查了一下,发现不少老新闻,原来看牙能恐惧致死。
当然,这属于极端案例,在牙科医院发生率极低,然后又看到一个更极端的新闻案例。
英国《每日邮报》康沃尔郡小女孩索菲4岁去诊所检查牙齿时,被牙医不小心伤到舌头。此后,她对牙医产生恐惧感。8岁时,她吃硬糖硌坏牙齿,康沃尔皇家医院医生决定将索菲的8颗乳牙全部拔掉“以绝后患”,拔牙后,索菲不肯张口吃饭,最终饿死。
现场意外死亡可以理解,这个饿死的小姑娘…牙医也要买单…? 呃…她死于一个新型病症。
牙医恐惧症
牙医恐惧症属于心理疾病,上述两例事故,主要原因是患者由于内心抵触,拒绝配合排斥治疗。
对患者来说,牙医恐惧症会延误治疗时机,到被迫治疗的时候,往往已经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了。
从医生角度看,患者在治疗时的负面情绪、行为和较差的配合态度,直接干扰医生治疗的顺利实施,影响治疗效果。
从社会影响讲,此类病人的“恐怖”经历,往往被夸张的扩大化,使更多人产生牙科恐惧,使口腔医生的形象被妖魔化,全民口腔保健的实施受阻。
当然,也有人不是怕牙医,他们可能是:
1、尖锐物体恐惧症
看见钻头、针头就流汗、流泪、情绪激动…这些人从打疫苗时就留下阴影了,也有在牙科获得此技能的,毕竟牙科的刑具带尖的多,在牙科发病率100%。
2、声音恐惧症
指甲抓黑板的声音,每次听到都会打个寒颤的我挺理解这个病。在牙科诊室里,他们会说听不了电钻钻牙的声音,钻别人都受不了。
3、气味恐惧症
这是我个人的症状,牙科的味道似乎比其他科室更重,小时候,我一闻到牙科的味道就紧张…
不管是哪种恐惧症,原因无非一个字:疼!!!
说真的,在这个和平的年代,能让你真真正正过把英雄瘾的地方,恐怕只有牙科诊所了。在这里你能近距离欣赏到各种刑具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刺激的味道,耳边电钻声、哭闹声、呻吟声不绝于耳。
牙椅上病患紧握的拳头,僵直的身体,嘴张到极致依旧做出的扭曲表情……这一切能在你的脑海里刻上一个黑体最大号加粗的“疼”字。
我曾几次因为急性牙髓炎无法入睡,然后就早早去牙科医院求解脱。说实话,进入治疗过程时,疼痛就时不时上升到8级…重度疼痛范畴。
急性牙髓炎需要做根尖治疗,翻译成中文就是:活挑牙髓。听起来就刺激吧?挑起来更刺激~
医生用一根长而细的铁丝伸进你的牙根管,把里面的肉肉(神经、血管)掏出来,铁丝越深越酸痛,无法用意志抵抗。如果硬要打个比方,我猜和用钉子钉指甲缝差不多吧(哎!不至于吧!)。
这种疼远远超过急性牙髓炎本身的疼,7.5~8.5之间吧。有一次要连挑两颗大牙的牙髓,第一颗完成后,我实在受不了了,我眼泪汪汪的看着医生:“我能打麻药吗?”
医生同意了,于是我从地狱迈入天堂,虽然麻药劲儿过去后,会出现长达数小时的酸胀感,也很难受,比起活挑牙髓可舒服多了。
但是还有网友说:“听别人说,打麻药的时候超级疼,所以到现在我也没敢去。”
讲真,你们这样说,真的很对不起一个人,他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…
要知道,以前外科手术都是在将患者击晕、灌醉、捆绑或者放血致休克后才进行的。
直到1846年10月16日,美国牙科医生威廉·汤姆斯·格林·莫顿(William·T·G·Morton),在麻省总医院对麻醉实用方法所做了公开演示,人类才得以摆脱痛苦,舒适、安逸的接受治疗。
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,10月16日被誉为“世界麻醉日World Anesthesia Day”,莫顿也成为把麻醉引用到外科的主要人物,现代麻醉学创始人之一。
病痛、治疗痛、麻醉痛给人们带来的阴影,从肉体蔓延到精神,作为牙科医院的常客,我也曾是牙医恐惧症患者,同时患有尖锐物体恐惧症、声音恐惧症和气味恐惧症。
医学界为了治疗牙医恐惧症,做了深入具体的研究,提供了多条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,包括药物疗法、心理疏导、普及无痛治疗等。
而我在10岁时,仅耗时1分钟(可能更短)就治好了上述所有病症。我因为怕打麻醉针,干拔了一颗牙根完全没吸收的乳牙。
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后,我感受到了10级疼痛。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医生一直建议我打麻醉针,那真是太可怕的痛,好在已经挺过去了……
“好孩子,真勇敢!”我眼含泪水,欣慰的看着医生,“但是对不起啊,刚才没拔好,只拔了一半,你再忍一下啊……”没等我答应,真正的10级痛向我袭来,刚才是误判,撑死9级,我眼泪一下滋了出来。
我当时本来想说:等等……我要先打麻药……
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打麻醉针了,现在你还怕打麻醉吗?